“大匠诲人,必以规矩”。2019年10月25日下午,六善律师所管委会副主任林维清律师应邀为杭州某小学某班级做《快乐学法,快乐少年》主题法律讲座。
普法也宜 因材施教
中小学生身心有其特点,而法律知识却纷繁晦涩。给小学生做法律分享,真费了林律师一番心思。“勤学不如善学,善学不如乐学”,学法律也是一样,轻松快乐地学或许更好,而一切知识技能的学习,终究为了幸福快乐生活。因此,主题就拟为《快乐学法,快乐少年》。
给小学生做法律知识分享,内容上更要精心安排设计。林律师与小朋友们主要分享了未成年人《约架伤人,受到处罚》、《毁坏财物,赔偿判刑》两个小案例;并精释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的相关规定;并以“法是最低的道德”、“法是权利的保护神”为喻,浅显解释法的概念;并适时穿插引用“道德高尚的人,每天都阳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名言警句,进行法德相辅,尚德守法教育;另重点释明《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十四条有关未成年人“九不得”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有关未成年人“六大权利”等关系特别密切的相关法律规定,让小朋友初步了解未成年人重要的“不得为”情形和重要的法定基本权利,希望小朋友人人争做“九好孩子”,祝福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因此,林律师认为:
一、提高尚德守法的意识,或许比充实法律知识更重要。
二、“身失道(道心),则无以知迷惑”,一个人做错事情,往往不是因为知识的匮乏,恰恰是因为迷失了道心,迷失了那个仁心、礼心和尚德守法的规则心。
三、许多聪明的人、高学历的人、高地位的人,最后却走上了严重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他智商并无关系。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可见,恰恰是因为人的“心性”,决定了人生的走向,最终决定了人生的命运。
因此,分享时林律师有意进行了“尚德守法意识”的引导和干预,希望小朋友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一棵“仁礼的小树”,并能伴随着岁月一起茁壮成长。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孟子曰:“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因此,林律师认为:
一、“上法而不上贤”。可见,按规则(法律法规、民德民约、行德行规、校纪班规等规则)行事,甚至比遵从贤达之人的良言更加重要。
二、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育好的,因为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可见,咱们不能片面强调规则本身的内容,而应当强调尊重规则的意识、遵循规则的意识。
三、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天性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有力”;“习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幼年起就应该培养良好的习惯”。可见,各种习惯很重要,尤其尚德守法的习惯最为重要,而尚德守法的习惯,最关键的是也要从幼 小养成。
因此,分享时林律师有意进行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惯”、“自觉遵守各项德规法纪”的引导和干预,希望小朋友从小就能自觉养成好习惯,不断成长为自律自强的有用人才。
六善律师事务所愿意发挥法律专业特长,积极为各中小学活泼生动的普法教育提供支助;欢迎各中小学联系与合作,为共同做好“祖国花朵”的普法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