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4晚,由位于钱江新城商圈内的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浙江六善律师事务所、北京天达共和(杭州)律师事务所、北京通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钱江新城1+N刑事团队联训”第三期活动成功举办。本期联训主题为“跨部门及跨学科的刑事辩护思路”,由浙江六善律师事务所承办。
本期活动由六善律师事务所副主任童巨海律师主持,六善律师学院名誉院长张兆平律师主讲,北京天达共和(杭州)律师事务所焦燕燕律师、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何云笑律师、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陈明杰律师、北京大成(杭州)律师事务所郭越鸣律师、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李炜乐律师担任与谈嘉宾。
随着刑事律师办理的案子越来越多,有一些刑事案子里面除了刑事法还会交织着其他部门法或跨学科的专业问题,许多律师面对此类问题,内心发怵,感觉不好找辩点。针对实务中的难点、痛点,本期联训主讲人张兆平律师作《跨部门及跨学科的刑事辩护思路》的主题演讲,结合其亲办的刑事案件,对辩护律师如何从不同的部门法、不同的学科之间寻找有效辩护思路做交流分享。
张兆平律师通过“D先生职务侵占案”“Z女士行为是否构成‘老鼠仓’”“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案”“眼珠子破裂案”等案例,阐述了律师在办案过程中不仅仅要求从刑事法角度去考虑案件本身,也要从其他部门法、其他学科的角度来思考,寻找案件的出路。面对陌生领域的部门法及学科,要潜心钻研、虚心请教,厘清事实本质问题,再解决法律问题。
随后,焦燕燕律师、何云笑律师、陈明杰律师、郭越鸣律师、李炜乐律师依次对张律师的演讲做与谈发言,谈了自己的感悟。
焦燕燕律师对张兆平律师的主讲内容表示非常认同,并赞誉其为“匠人”。她说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仅懂刑法、刑诉法是远远不够的,例如 “D先生职务侵占案”中,公司法中规定“把钱退回公司”,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不管是民事案子还是刑事案子,上升为一个案件,就需要一个出口,如果通过公司法这个民事法律层面把这个问题解决,对于公诉人来说这个矛盾就已经解决了。
何云笑律师听后表示深有感悟:一是应该经常换位思考,有时候需要站在侦查员、公诉人、审判员角度看待问题思考案件,控和辩名义上是对立,实际是互补。二是从法理、事理、情理的角度与检察官、法官沟通。
陈明杰律师在与谈中,联系自己办理的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指出面对涉及其他部门法及学科的刑事案件,探究事实本质问题,从立法宗旨及立法原理的角度进行有效辩护的重要性。
郭越鸣律师认为,刑事律师要善于总结,能够举一反三。了解和掌握相关部门法及跨学科知识,对于年轻律师来说也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说高检推出的刑事合规不起诉,实际上整合了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私募基金的犯罪就涉及证据法、基金法的知识。
李炜乐律师表示,本期联训的主题也是律师职业伦理当中的忠诚义务、尽责义务的应有之义。刑事案件关系到当事人的生命权、自由权的生杀予夺,天然的强烈要求辩护人必须穷尽一切合法手段、各部门法各学科的理论资源去拯救、去争取。刑辩律师不仅应掌握通用技能,而且要不断积累其他各种知识,庭外和公检法沟通技巧,谨慎运用舆论的经验等。
“1+N”是一个纯粹的学习型平台,是律师提升自我、砥砺专业的“演武场”。杭城冬夜的寒冷抵不住律师们学习的热情,第三期联训活动当晚的直播,吸引了700多人次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