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2日六善启动实习律师参与调解实训提升业务技能计划。经过两周实践,部分案件获得重大调解进展。其中一个诉讼标的为15200元的劳务报酬纠纷案,已经成功调解。
案情简介
来自河南的周某,平时在杭州做些建筑装修方面的零工,劳务费一般按天结算。2021年,周某陆续在郑某承包的多个装修工程合计提供劳务29天。根据周某自己记账,郑某应付其劳务报酬共计13800元。周某为郑某提供劳务期间,郑某指示周某向第三人秦某转账支付900元,郑某另还通过微信向周某借到500元。
前述金额合计15200元,周某三番几次向郑某催讨,均无功而返。深感无助的周某向上城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郑某支付15200元。
案件难点
1.劳务报酬的数额计算和实际欠付金额没有明确证据;
2.周某向秦某转账支付的900元以及郑某的借款500元,与劳务费用分属不同法律关系,是否能在同一案件当中一并处理。
调解经过
引用法律法规和传统道德观念,争取提高郑某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郑某在沟通中逐渐流露出自己无限期拖欠周某账款的愧疚之情,他对周某所列的明细账目没有异议,同时向我们吐露之前的拖欠是由于近几年孩子生病每月固定支出很多,压力很大。
周某表示当初正因为郑某孩子生病一事而借款给郑某。尽管出借金额不大,但绝对是出于友情和善心。鉴于郑某目前无力一次性解决该半工半友的经济纠纷,周某通情达理地说只要郑某给出真诚的还款态度,就算分期付款也能接受。
最终,经双方协商达成分6期还清欠款的调解协议书并自愿签署。
调解方案
1.郑某共计支付周某劳务费人民币13800元,偿还借款1400元,合计15200元。
2.上述款项郑某自2023年5月起,每月20日前向周某支付2500元,最后一期欠款2700元于2023年10月20日前付清。
3.双方就周某为郑某做工及向郑某出借事宜再无其他争议。
当事人感谢
调解结案后,双方当事人都对我所律师的工作付出表达真诚感谢。
郑某表示本次调解达成的分期付款方案让他如释重负,还款方案匹配其还款能力,使其不至于因小额欠付款项而影响声誉甚至征信,更重要的是此举帮他偿还了良心之债。
周某表示原本为追讨款项需多次奔赴异地进行立案、参加庭审、申请执行等,现调解结案不仅化繁为简减少其时间成本,而且调解方案经司法确认程序后,即使郑某未按约履行,还能通过法律强制力督促对方履行。这种化解纠纷的方式能让他充分感受到法律的温暖并愿继续保持淳朴的善良。
实训心得
本案虽然标的小,但是涉及劳务纠纷以及民间借贷纠纷两个法律关系。此外,起诉时被告郑某经常居住地为湖州,而原告的经常居住地为杭州,如果继续诉讼程序,原告将面临诸多不便。
通过该案调解实训,参与人不仅充分了解现在调解息诉制度的优势,而且进一步夯实诉讼法律关系的选择、管辖法院的确定等多方面实务知识。
后记
法律的价值在于维护符合传统道德观念的基本社会秩序,每一次成功的调解都能彰显律师参与调解工作的社会价值,更能激励律师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专业智慧和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