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六善律所“青年律师分组学”第六期活动如期开展。第六小组的律师们就调解心得、诉讼证据之数据整理等诉讼实务技巧进行交流探讨。
刘英贤律师与大家分享了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调解的心得体会。由于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财产,其价值具有不确定性。相对于一般民事纠纷而言,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更强、涉及的细节更多,且因各地区的经济情况等因素会降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结果的可预测性。鉴于对诉讼风险及时间成本的考虑,当事人对调解解决知识产权案件是有一定的需求。
调解知识产权案件最重要的是要理清楚当事人的需求是什么。有的当事人认为在对方电商平台上使用、销售与己方申请的知识产权相同标识的产品,影响自己平台的销量,要求对方下架并删除链接;有的当事人想要获得较高的经济赔偿;有的当事人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同时也希望获得较高经济赔偿。刘律师表示根据当事人不同的需求,找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进而找到调解工作的切入口,引导当事人逐步缩小差距,启发帮助当事人制定获得“共赢”效果的调解方案。
知识产权案件的调解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妥善解决纠纷,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当事人的知识产权可以得到尊重和及保护,智力成果可以得到推广、应用和传播。
方逸敏律师就其承办的一起劳动争议纠纷,同与会者分享了有关证据材料中数据整理的经验及方式方法。
一、将数据以表格的方式罗列,表格中的行、列标题应简洁,含义明确。
二、数据对应的备注栏可编写对应的证据页码,并在对应证据中作标记,方便裁判人员系统地查阅证据材料,使裁判人员更了解己方提交的证据对所主张加班工时时长的证明作用,可以使大篇幅的证据在诉讼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做制表说明,对数据的统计、整理方式做必要解释,使裁判人员更理解、认可客观上加班时长的整理结果。
四、如表格列项过多,主张加班工资时,可以将客观加班时长的数据与加班工资在法律上的计算方式、计算结果作为两个表格分开整理,提交给裁判人员的表格应尽量使篇幅适中、字体大小适中,以免视觉疲劳。
参会者通过本次分享活动,对律师工作中数据整理的细节性把控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为代理律师,如何全面而系统地将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有关的重要数据呈现给裁判人员,是律师在代理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帮助裁判人员厘清事实,方便裁判人员更高效率地作出相对客观、公正的判决。
参加分组学的青年律师们就本次讨论的内容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畅谈体会和感受。他们表示,律所组织开展“青年律师分组学”活动,以主题分享,经验交流,个案分析,疑案探讨的形式为青年律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复盘案件,总结实务经验,提炼办案技巧,不仅拓展了青年律师的知识面,还切实提升了律师的专业能力,赋能六善青年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