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善疫情发生到现在,不曾想过要写点什么,正当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时,不想给大家浇冷水。
六善但是半个多月来,面对有些地方在防控疫情上出现了形式主义、偏颇过激的做法,还是想说点什么。
六善早在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六善有些地方出现了“一天收到十来个部门文件,却无一解决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表格要得勤、电话催得紧”“走访花了6小时,填表却要2小时”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将压力层层加码转嫁给基层。
六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些地方政府官员因为严重不负责任被免职、被问责,这是正确的做法。一些地方因害怕疫情蔓延、害怕被问责,不断加大“防控力度”,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在工作上搞“一刀切”,出现了不少偏颇和极端的做法。
六善1.据媒体报道,一个温州籍小老板,因为到处设卡,被困在高速公路半个月,啃方便面充饥,还被迫睡在墓地边。
六善2.另一则消息,大货车司机就因为车牌是湖北籍,各地服务区拒绝进入,在高速公路游荡了20多天。
六善3.朋友圈看到,有的地方,没有房产证、居住证、不是本地户籍的,一律遣返。还有一些小区规定,租户回来不得进入,导致一些租户有家难回,流落街头。
六善有些省份之间、城市之间禁止外地人员、车辆进入。有些村庄、小区如临大敌,进行严防死守。有在村口设卡的,有用大车堵路的,有挖断道路的,各种办法数不胜数,完全无视法律、规则。更有甚者,动辄隔离14天,离开小区回来再隔离14天,完全不问健康情况,有的还用大铁链锁门,给居民人身安全造成隐患。
六善还有一些市民对政府的管控措施不太严厉表达了不满。比如在上海,一些人对政府允许外地人员返城的做法很有意见,在网络上吐槽。
六善上述这些偏颇、极端的做法,看上去很“硬核”,但是如果把控不好,任由其发展下去,必定会造成负面影响。有些地方把假期一延再延,视乎觉得把防控时间越往后延的做法越正确、越保险,有的地方已经把复工、开学的时间延到了三月份以后。这些都给企业生产、居民生活、学生上学造成了一定困难,有些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六善面对“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做法,2月1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进行及时纠偏。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2月1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的形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而是应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和开复工中遇到的问题”。
六善一些地方政府在加强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简单粗暴做法进行防范和纠正。比如,浙江下发“政府令”严格规定:原则上不得随意限制普通居民正常出行,不得随意对销售生活必须品的网店一关了之,不得随意限制快递、外卖等服务。
六善下级地方政府也纷纷调整疫情防控措施,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分级别、分情况进行精准防控。比如,杭州市政府发布“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十项措施通告,不得一概拒绝外地车牌、外地户籍人员入境。杭州市滨江区政府对新来杭、返杭人员实行分类管控,等等。这些做法非常及时,也非常合理。
六善面对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带领下,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巨大困难,必将取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但是,我们在防控疫情时,要坚持实事求是,要及时纠正简单粗暴做法,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