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71-87318896
六善视界
实务探讨
您的位置:首页 > 六善视界 > 实务探讨
未持有《造墓证》能否成为阻碍安葬权行使的理由? ——一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案例
2022-12-28
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成为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案A某(系母亲)亡故后遗骨存放殡仪馆二年多来无法下葬,缘由是长女与次女因遗产交恶,拒不拿出由其持有的《造墓证》导致次女的安葬请求无以为凭被公墓单位拒...
以案说法丨当你老了,邻居也可以成为意定监护人
2022-06-13
案情介绍 申请人吴某、佘某夫妇与被申请人陈某系邻居关系,住上海市普陀区XX路XX弄。被申请人陈某一直未婚未生育子女、父母均已死亡、无兄弟姐妹。吴某、佘某夫妇自2011年登记结婚,随后二人共同照顾已至耄耋之年的被申请人。2018年10月17日被申请...
等待型自首在辩护中的运用 ——史某某涉嫌盗窃获不起诉案
2022-02-23
近日,由我所金融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堵建军律师辩护的史某某涉嫌盗窃案,获检察机关不起诉处理。 一、基本案情 公安机关经侦查查明,2021年,史某某(成年人)先后5次在同一家商店盗窃,经评估,涉案物品价值近2万元,史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被...
法律人看春晚小品《还不还》,老沈,你该在监狱里过年了
2022-02-21
2022年央视春晚已经落下帷幕,沈腾、马丽等人出演的小品《还不还》聚焦存在已久的“借钱容易,还钱难”社会现象,从道德层面抨击了欠钱不还的行为,但并没有在法律层面上对观众进行正面引导。面对这种老赖,法律真的无计可施吗?笔者将从法律层面进...
民法典从多个层面加强了对保证人利益的保护——民法典时代担保制度的解读(二)
2022-02-21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4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以下称民法典...
《九民会议纪要》与票据中介的刑事责任探析 ——以陈立志非法经营案为视角
2022-01-13
[内容提要]《九民会议纪要》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民商事案件审判过程中,发现不具有法定资质的当事人以贴现为业的,因该行为涉嫌犯罪,应当移送公安机关”。之后我国出现了“以贴现为业审理第一案”--陈立志非法经营案。对于票据中介的行为是...
见证人制度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2021-12-19
题记见证人制度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举措,具有独立的程序价值。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定应当有见证人参与的刑事诉讼行为,无见证人或者见证人不符合法律规定之现象几乎为诉讼常态。 见证人制度实践缺位会导致控方证据被法院依据...
是到了该把“嫖娼”换种叫法的时候了!
2021-12-19
题记:关于“卖淫嫖娼”这一话题,一直是网络热点,持续受到公众关注。其中,牵涉出的“打飞机”“口交”“乳交”等到底算不算“卖淫嫖娼”?各界看法不一,为此争论不休。现就上述话题谈四点意见,与各位同仁商榷,以期有所裨益。 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