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停水断电是“亮剑”还是一把“双刃剑”
2025-04-14
原创:浙江六善律师事务所吴剑敏律师 日常生活中承租人不依约支付租金或合同到期、解除后拒不腾退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出租人多次交涉无果后便通过切断水电等能源供应向承租人“亮剑”施压,部分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有时会引起承租人的反弹,部...
未持有《造墓证》能否成为阻碍安葬权行使的理由? ——一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案例
2022-12-28
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成为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案A某(系母亲)亡故后遗骨存放殡仪馆二年多来无法下葬,缘由是长女与次女因遗产交恶,拒不拿出由其持有的《造墓证》导致次女的安葬请求无以为凭被公墓单位拒...
“补正裁定”出现重大错误,除了追责还应注重拓宽司法救济渠道
2021-10-18
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法官在法律文书中会出现笔误,可以裁定补正,但不得对事实认定和实体处理结果予以补正,尤其是不能补正后再生错误甚至改变或颠倒原裁判结果。 近日,一篇“法院判决书出现10处错误:下发补正裁定书仍有错法官被停职”的...
增设“袭警罪”后谈袭警行为的法律适用
2021-03-03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的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成为治理司法不公的“精准施治”之策
2021-02-20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不失成为治理司法不公现象的一剂“良方”。 《意见》围绕“法官在法律框架内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这一基本定位,...
承租人“优先承租权” 与出租人“同等条件”如何适用之规则完善
2021-01-08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七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租赁期限届满,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该项赋权性规则的创设,是《民法典》编纂的亮点之一,也体现了《民法典》对国家建立租购同权住房制度要求的回应。但新规将对出租...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 有效运行“辩诉协商”模式的思考
2020-09-09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启动施行,为刑事辩护提供了辩护+协商的新模式——辩诉协商。但新模式的运行不能脱离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质,既要围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身规范落实,又要避免决策失误引起诉讼被动而不当...
老农售卖自家苗 虚开发票险入刑 ——Z某某虚开发票获不起诉案例
2020-03-06
基本案情:Z某某系从事苗木种植的农民,其种植的苗木长期由C某收购,C某将苗木供应给某园林绿化公司并转售给某房地产公司,2015年期间C某收购Z某的苗木货值近60万元,因某园林绿化公司要求C某提供进项发票才能报账支付货款,C某便伪造了一份收货方...